-
真易达®穿刺手术机器人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年会
2023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第13届年会于3月29日至4月1日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办,会议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联合组织。本次ELCC大会约有超过20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医疗专业人士与会。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与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究成果“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用于肺结节术前经皮穿刺定位的初步研究”入选大会Poster(画报)展示环节。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健行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段星光教授等人共同参与并指导了本次投稿。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结节的术前定位是诊断和治疗早期癌症的关键步骤,但传统的徒手定位方法仍然存在不足。广医附一此次入选的研究成果旨在评估新型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对肺部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研究所使用的是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并生产的真易达®穿刺导航定位系统。
方法:
研究招募周围型孤立型肺结节患者(结节直径<1 cm)。真易达®穿刺导航定位系统基于患者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规划出理想穿刺路径;机械臂按照既定路径完成穿刺定位和穿刺针的稳定握持;光电导航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的位移和呼吸运动。
结论:
· 通过真易达®穿刺导航定位系统共完成了33个肺部结节的术前定位。
· 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 无并发症发生。
总结:
新型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可以优化肺结节术前经皮穿刺定位的手术过程。该方法有希望成为替代传统徒手定位方法的最为安全和可行的方式。
相关信息: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成立于1974年,是全球唯一致力于肺癌研究的组织,由致力于肺癌领域研究的专家们发起和创立,成员包括来自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肺癌专家。IASLC在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病因学、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以及与之相关的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医学团体与大众服务。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成立于1975年,是欧洲领先的肿瘤内科学专业组织,现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7000名会员。ESMO致力于支持其会员在快速发展的专业环境中得到发展与进步。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 ESMO一直以推动癌症护理和治疗为使命,致力于推进肿瘤医学专业的发展,以多学科的方法来促进癌症的治疗和护理。
2023-04-04 10:17:00 新闻动态 -
真健康5周年 笃行致远 未来可期 丨 2018-2023
真健康5周年 笃行致远 未来可期 丨 2018-2023
都说一款杰出的产品背后总有一家了不起的公司, 在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这一赛道,这家公司可能就是真健康。
一切都要从2018年3月开始说起…
彼时,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刚刚成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愿以科技赋能健康, 用创新助力驱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造福人类。
同年, 光学导航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样机研发成功。接下来的几年, 真健康公司开启了“中国速度”,大踏步的向着目标前行…
2019
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2020
4个核心技术、158项专利及软著;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2021
完成临床实验;通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22
取得产品注册证书, 同年,手术陆续开展,荣誉与鼓励纷至沓来-
· 8月 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
· 9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右肺尖段肿瘤消融
通过三维重建,明确病灶位置信息,合理设计穿刺路径,辅助医生实施精准穿刺
· 11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肺结节穿刺活检
光学导航下经皮穿刺机器人规划穿刺路径,定位病灶,辅助医生完成精准穿刺,一针到位
· 11月 “香港科大-杰瑞集团”2022【人工智能】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 冠军
· 两项获批科研项目
“肺部等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产品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斩获科技部“十四五”重点专项-“智能机器人”研发计划
“CT引导下肝脏肿瘤消融治疗手术辅助系统的研发”课题于2022年底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AI+健康协同创新培育”立项审批
从创建之初到现在团队研发实力得到认可,真健康团队吸引了众多985、211等高校硕、博士加入。目前团队已拥有大量医工复合型人才、临床专家及丰富渠道的营销人员。
2023
过往的沉淀与积累让我们在2023新年伊始,就强势出击-联手福建协和胸外科陈椿主任团队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开创了福建省胸外科经皮穿刺肺部结节微波消融的智能机器人诊疗技术先河, 填补此类技术在福建省内的空白。
过往的5年,地球上的人们为这个世界操碎了心-疫情、安全、自由、权利…其实人们想要的就如真健康公司的名字一样:对生命健康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一路走来,真健康收获了研发的艰辛也尝到了攀登的辛苦,但这一切在听到医生对产品价值肯定的时候, 在看到又一个病患痊愈后的喜悦时,又算得了什么。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所有将来,皆为可盼”。在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让我们一起期待真健康人书写出更多传奇!
2023-03-16 14:28:00 新闻动态 -
真易达®时事新闻丨穿刺与消融机器人新品亮相2024中国医学装备大会
春光明媚, 盛会再启。2024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于3月28-31日在重庆举办。真健康集团作为一家以穿刺手术机器人为核心,专注于软组织穿刺诊疗、器官修复智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此次携多种机型亮相大会,引发广泛关注。
本届大会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以“聚焦前沿技术 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共设置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创新大赛、技术交易和配套活动等6个板块,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临床应用,打造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平台。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作为一个融合科技、产业和临床应用的学术与技术交流的平台,已经成为我国医学装备领域“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盛会,可以期待成为行业具有“风向标”引领作用的综合性品牌盛会。本届医学装备展览会中集中展示了万余款国内外先进的医学装备,百款新品在本次展会中首发亮相,真健康集团携其最新款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真易达®S机型闪亮登场。作为⾸个进⼊创新医疗器械的特别审查程序的穿刺手术机器人,这款S机型搭载了全新的UI操作软件交互系统,彻底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全面升级光学定位仪,实现操作性及手术视野范围捕捉上质的突破。此外,S机型配备触屏功能,支持触屏手势操作,使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更快捷、高效。真易达®S机型的问世,再一次重新定义穿刺手术技术与这一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工作。
真易达®S机
借助此次大会热烈的氛围和强劲动力,真健康集团在展会现场成功举办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新品推介会, 推出两款革命性产品——便携式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与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
发布会现场
便携式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作为真健康公司推向市场的首款可移动式协作机器人, 它集高精度、 安全性、灵活性以及节省使用和收纳空间等特点, 能够适用多种临床场景, 显著提升手术效率。
真易达®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小型化机)
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是横琴深合区首个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 它集穿刺与消融于一体,在提升临床穿刺准确率、降低初学者学习曲线、辅助临床开展消融治疗方面意义重大,实现了精准医疗在介入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
大会期间, 众多医生与政府领导莅临真健康集团真机展台。他们亲身感受了科技为精准医疗带来的变革。医生们对真易达®穿刺手术机器人在病灶智能识别、穿刺路径规划、手术环境感知和机械臂穿刺等方面展现的卓越性能给与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真易达®在协助医生实现安全、精准的病灶穿刺以及为患者提供精准、微创的诊疗服务方面,优势明显!他们认为,这种先进的技术将为我国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提升我国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已进入国产自主品牌全线覆盖,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智能化、微创化、便携化、融合化、产业化是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最显著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真健康集团在此趋势下广泛布局,持续投入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线。真易达®穿刺手术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使其产品更加智能、精准;同时,不断探索和研发微创、便携式的轻量级医疗器械, 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方便医生和患者更加便捷的开展疾病诊治和监测。让我们共同期待真健康集团在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大放异彩!
2024-04-07 13:25:00 新闻动态 -
教有所得 研有所获 热烈庆祝“人工智能在肺外科应用研讨会暨穿刺手术机器人学习班”成功举办
12月9日,由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在肺外科应用研讨会暨穿刺手术机器人学习班”在中国的“制造与创新中心”-广州顺利举办!本次学习班采用理论授课+实操相结合的形式, 旨在加强胸部疾病诊疗新领域新技术的学术交流,使广大医生了解胸部疾病前沿知识和掌握诊疗规范,提高诊治水平,促进胸外科前沿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发展。真易达®穿刺手术机器人成为本次学习班实操部分重要环节之一,向与会医生展示了其优越的产品性能及临床价值,获得一致认可。
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 并围绕现阶段胸外科特色诊疗手段-三维重建、穿刺机器人等新技术新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学习班邀请到了作为中国微创伤胸外科的奠基人和指南制定者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教授前来致辞。何建行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开展此次穿刺手术机器人学习班的意义, 他表示,“肺癌目前已成恶性肿瘤首位,同时,得益于国家对肺癌早筛的重视,肺结节的早期发现几率也越来越大。无论是结节还是肺癌,都要借助穿刺活检来辅助诊疗, 但以往的徒手穿刺,特别是难度较大的穿刺,成功率不高,如何提升准确率与安全性, 是我们临床医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真易达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出现, 解决了这一难题,无论是穿刺一针到位率还是安全性都显著提升。所以无论是在肺癌的诊断或者介入治疗中都急需这类精准穿刺机器人。”
作为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 也是其中最繁忙的医院之一,广医附一始终秉承着建院时的愿景-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医学中心。特别是近年来医院对创新医学诊疗工具的运用也在加速着这一伟大愿景的早日实现。这其中就有已经在广医附一胸外科广泛使用的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助力。
在上午的理论授课环节,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朱全教授、河北医大三院黄刚教授、福建协和医院郑斌教授、广医附一崔飞教授通过案例讲解,分享了包括肺段切除中机器人辅助治疗的手段、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穿刺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与会医生在赞叹大咖们手术技巧的同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随后的交流与讨论环节, 来自七家医院的胸外科主任对人工智能在肺外科的应用及穿刺手术机器人介入诊疗等话题展开对话与交流。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在外科医生的字典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结束了理论学习与分享, 医生们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穿刺手术机器人实操练习环节。崔飞主任使用穿刺手术机器人为现场医生进行了教学演示并对医生进行操作指导。几个小时的实操过程中, 医生们边讨论边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出学习的热情、碰撞出学术的火花!直到结束, 医生们还在意犹未尽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的穿刺技巧。医生们一致认为, 使用机器人进行穿刺手术, 能够发挥医生和机器人各自的优势-穿刺手术机器人具备稳定的机械臂系统, 能够精准复刻穿刺路径, 提高穿刺一针到位率; 光学导航系统结合传统的CT影像,为医生呈现出病灶与血管、周围脏器的三维关系, 就好像赋予了医生一双能够透视的眼睛;而医生则通过对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对穿刺进行调整与掌控。这种人机协同作战的模式, 大大提升穿刺手术准确率,安全性与手术效率,更为医生明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有的放矢。
崔飞主任在总结中说道:“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医疗、精准医疗的时代, 外科医生要勇于接受新事物、拥抱新技术。新的医疗技术和科技可以提升医生能力, 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并不断推动医疗水平的进步。临床工作中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断丰富理论基础的同时,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此次学习班的成功开展,为日后临床医生对创新医疗器械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类高质量、有实效的学习班今后必将成为临床医生的“刚需”。
通过一天的学习与分享,希望医生了解和掌握更多胸外诊疗中的新技术、新辅助手段, 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更多新的思路。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造福人类。真易达®穿刺手术机器人将矢志不渝,把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 助力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早日实现!
点击链接观看学习班相关媒体报道:
广东珠江:
https://m.itouchtv.cn/video/9baad2aa135585bd43bac19fd638d6a7?shareId=Y6SArWIC
广东经济科教:
https://m.itouchtv.cn/program/5160/10/790245?shareId=YaUej9JC
2023-12-12 09:09:00 新闻动态 -
创新为医疗赋能 科技推动介入发展 真易达®亮相重庆市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年会
2023-10-30 15:02:00 新闻动态 -
TrueHealth 斩获2022‘未来财务先锋’评选【年度新锐奖】!
5月12日,在“甦·新商业论坛”上,由《财经》杂志与未来财务人研究院主办、合思战略合作的首届「未来财务先锋」评选获奖名单揭晓。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年度新锐奖】!
本次评选为期4个月,经过奖项征集、企业调研和专家评审等过程,依照“行业领先、创新赋能、价值放大、实施成果”四大维度为考量,聚焦降本增效、业财融合等关键指标,以崭新的视角和企业最佳实践出发,旨在发现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并对财务数智化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的未来财务先锋。
本次评选包括年度大奖、年度典范奖、年度新锐奖、年度创新奖等类别,获奖的企业包括海尔集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日立电梯、新希望乳业、中影股份等企业。
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着对企业运营数据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创新的财务管理手段, 不断赋能内部流程与管理创新, 获得专家评审团的一致认可。在以《财务数智创新与发展之道》为主题的未来财务先锋圆桌论坛中, 公司CFO兼董事会秘书蒋德启先生受邀分享了财务数字化工具对企业的价值。
伴随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化、创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的需求与日俱增,但高需求的背后,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通过本次评选的参与, 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可以通过有效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的财务管理手段,赋能内部流程与管理创新,实现业财融合。
未来,我们将继续巩固夯实财务数字化的实施成果,让智能化的财务手段与信息更好的帮助公司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
2023-05-22 15:54:00 新闻动态 -
捷报频传!恭喜真健康斩获科技部“十四五”重点专项
真健康斩获
科技部“十四五”重点专项 助力穿刺手术机器人研究
近日,国家科技部通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健康”),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机构院校共同申报的“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肺部等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产品研发与示范应用”正式获批!本次获批项目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行院长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共同与“真健康”等机构院校围绕肺部等软组织穿刺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产品化,临床应用推广等领域进行合作。
目前,针对肺、肝和肾等软组织脏器的穿刺手术是当前临床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患者人群。但是,由于常规方法依赖于术者的临床经验,存在徒手操作精度低、学习周期长、并发症风险等问题,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对于同质化精准医疗的需求。此次获批项目拟在真健康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突破肺部软组织穿刺交互建模与虚拟手术、医学影像处理与机器人术中导航、穿刺机器人精准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临床适应性的肺部等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产品,从而推动其临床应用规范化体系的建立,提升我国软组织穿刺诊疗效果与服务水平,填补机器人辅助软组织穿刺领域空白。
“十四五”规划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今后5年的规划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方向。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近年来机器人已经成为政策聚焦点,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和《“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划明确了技术研发方向并构建出产业发展蓝图,成为推动我国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助力。
真健康将以此为指导,基于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深入落实医疗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以国际视野和本土智慧打造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造福广大患者和医生。
【完】
2023-02-02 10:21:00 新闻动态 -
行院企合作之船 扬AI未来之帆
真健康联手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航天中心医院共担AI创新项目重大课题
由真健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核心技术开发承担单位,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航天中心医院共同申报的“CT引导下肝脏肿瘤消融治疗手术辅助系统的研发”课题于2022年底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AI+健康协同创新培育”立项审批。
图像引导的经皮穿刺手术是对多种肿瘤进行诊断和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即在超声、CT等医学图像的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刺入软组织病灶靶区进行活检取样和消融治疗等操作。相比于开放性手术,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和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肺、肝、前列腺等软组织器官的临床诊疗中。但是传统的肝癌消融治疗需要根据图像和临床经验确认消融针入针点、穿刺角度和深度等,同时由于患者呼吸运动带来的病灶空间位移等影响,导致消融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该项目拟研发CT引导下肝脏肿瘤消融治疗手术辅助系统,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组织器官及病灶自动分割等核心技术,实现针对肝脏肿瘤的精准辅助消融,提升后续诊断、治疗操作的质量,同时提升效率、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对于经皮消融治疗经验欠缺的临床医生,该项目成果能够帮助其安全、快捷地完成肝脏肿瘤的穿刺及消融,令经皮穿刺诊断和治疗方法得以更广泛、更充分的临床应用,并对降低医疗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I+健康协同创新培育”项目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资助人工智能诊疗、创新药物和数字医疗等产品的研发。该项目的获批意味着在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产品研发这一方向下,真健康所在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这一领域,未来对临床治疗决策、手术规划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23-01-30 14:38:00 新闻动态 -
真易达®时事要闻丨2023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年会如约而至 真易达®闪耀登场
2023-12-25 15:11:00 新闻动态 -
世界癌症日丨共同抗击癌症病魔
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世界癌症日旨在通过提高对癌症的认识和教育,敦促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个人采取行动防治该疾病,预防每年数以百万人的死亡。2023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缩小护理差距Close the Care Gap”。
世界及中国癌症死亡数据
根据世卫组织WHO最新统计表明,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肺癌仍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人数为180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18%,远超其他癌症类型,位居癌症死亡人数第一。
在我国,肺癌死亡多达71万人,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同样占癌症死亡人数首位。造成这样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肺癌的筛查认知不足,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失去根治的机会。
提高肺癌生存率,真健康穿刺手术机器人能做什么
随着中国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手段的进展,人们对肺癌早诊早筛及早期肺癌先进治疗方式的重视程度提升,国家层面对肿瘤临床诊治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推广应用更加重视,真健康穿刺手术机器人应时代而生,在肺癌早期的精准诊断中利用影像AI以及手术机器人优势,在肿瘤穿刺活检、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肺癌胸腔镜术前 CT 定位等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提升手术精准性,是首个完整意义的光学导航穿刺手术机器人,全面解决影响精准穿刺的各种问题,例如呼吸、患者运动、病灶体积小、位置深等、适用于全躯干病灶穿刺导航定位的智能化系统。
它拥有智能影像分析及穿刺计划系统、光学导航系统、6轴机械臂定位系统及呼吸追踪系统,具备“一针准”效率高、稳定、精准、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实现对胸部病灶通过经皮穿刺的路径,完成诊断和治疗的技术平台。
目前,真健康TH-S1机型已在多家医院开展了临床工作,效果斐然。它的智能影像分析及穿刺计划系统进行肺部三维重建、病灶分割,设计穿刺路径,精准避开肋骨和较大的血管,有效降低手术风险,通过机械臂系统,稳定、精准地完成手术穿刺, 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癌症日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天,它的存在让真健康这样的医疗科技企业使命感油然而生-“无需扬鞭自奋蹄”, 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奋楫前行!
2023-02-04 07:37:00 新闻动态 -
医疗机器人在诊疗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国家对肺癌早筛越发重视,人们自我体检意识提高以及低剂量胸部CT 的 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得以被发现。安全、精准、高效地对肺结节早诊早治, 成为迫切的需求。
2022-06-10 14:26:00 新闻动态 -
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快速增长
机器人产业作为新兴制造服务业,受到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政策指导、技术突破、人力成本提升、智能制造转型需求、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关注等几大关键因素,共同推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阶梯式上行新阶段。未来将有更多机器人产品开始替代人类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工作,并逐渐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及驱动因素有如下:
1、国家政策助力机器人产业补强短板,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从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再到去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为应对RV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开始引导各参与主体重点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同时持续推进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加快急需标准研究制定,加强标准应用推广;此外,国家重视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发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作用,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
2、新兴技术发展,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融合创新发展浪潮。感知、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智能化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为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先行企业的探索下,拥有诸多新兴信息技术赋能的智能机器人产品相继落地,并逐步打开了C端消费市场。在机器人行业良性竞争的环境下,为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垄断,国内企业也加快了自主研发进程,如传感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如半导体IGBT等多类精密电子元器件加工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内已出现一批代表性企业可与外资品牌相抗衡。通过多元化品类研发与创新,持续迭代提升智能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国内头部品牌逐步向全球顶尖机器人公司迈进。
3、社会生产需求推动机器人替代人工,实现广泛应用
我国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新冠疫情蔓延,诸多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助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在商业化进程中,机器人具有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生产事故且可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各行各业通过推广使用机器人产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将劳动力从繁琐重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高级的生产作业。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刺激了工厂为解决“用工荒”而提高生产自动化的需求,无接触配送等服务也助推了服务型机器人产品销量提升。从长远来看,此次疫情深化了市场对机器人产品价值的认知,为机器人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此外,人们对精神及心理方面的诉求日益提高,也促使陪伴、康养类机器人产品问世。综上可见,未来“机器人换人”这一趋势将在更多细分领域持续深化发展。
4、资本助力机器人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化、多层次发展
技术和资本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任何一轮硬件生产技术创新,必然需要资本市场支撑,而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收益来自于对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把握及市场需求爆点分析。目前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向好,处于各大机构下一步重点投资布局风口。我国机器人产业资本市场也在一众新兴产业里稳步扎根,崭露头角。“资本+科技+孵化”的紧密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技术-产品-市场-收益”的运作规则。智能制造业单向线性发展,在资本杠杆的运作下,向着结构化、多层次发展模式转变,推动机器人产业进入资本联动、跨越增长的新时代。
机器人产业链全景图
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与生产、中游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和下游各行各业应用领域等三方面:
上游核心零部件:机器人产业上游主要包括各类零部件厂商,提供机器人生产中需要的核心组件和功能模块。从成本角度方面看,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零部件 是工业机器人成本占比较大的部分。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核心机器人零部件研发制造的技术水平仍处劣势,多数产品依然以初级应用为主。随着近年来国产机器人自研水平的提升,虽然外资企业仍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国内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企业逐渐 向上游零部件的产研方向发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秀本土企业,逐渐打破外资企业垄断技术与产品的不利局面。
中游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涵盖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以及面向应用部署服务的系统集成商。其中,本体制造商在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上游零 部件实现机器人整机的生产;系统集成商则成为连接生产企业和客户的桥梁,通过面向 具体用户需求的定制化集成开发,实现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中的实际部署。
下游应用领域:机器人产业下游主要由不同领域的企业客户和个人消费者组成,共同形成巨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用户从传统工业企业向不同赛道的服务业领域快速渗透。
我国机器人产业链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人机协作机器人、云智能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手机机器人产品不断涌现,运用领域快速拓展,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但由于起步晚且技术积累不足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高端供给需求仍然不足、应用领域有待拓展、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等,总体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期待未来会有“量”与“质”同步飞跃!
2022-06-10 14:49:00 新闻动态 -
不开腹、不流血、手术时间短,肿瘤微创消融是早期肝癌根治方法之一
(健康时报记者毛圆圆)“国际上被列为肝癌根治性治疗方法有肿瘤微创消融、外科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精准微创消融手术是实体脏器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北京佑安医院肿瘤微创介入中心主任、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郑加生谈到。
11月6~8日,由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暨中关村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医师协会介入专科医师分会、北京佑安医院等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微创介入医学学术大会(2020 CMIC)暨微创诊疗新技术培训班、联盟年会和第四期全国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高级培训班”在京召开。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郑加生教授作为大会主席致欢迎辞
郑加生教授介绍,精准微创消融手术包括多种手段:射频消融开展时间较早,安全性高,临床大多用于中小肿瘤消融;微波消融肿瘤速度快,临床常用于小肿瘤及较大肿瘤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多用于邻近骨骼及膈肌部位的肝癌,治疗时,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疼痛。
影像引导精准微创消融实现了手术不用开腹、不流血的精准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正常组织几乎无损伤,对机体免疫系统和应激系统的打击轻微,多影像引导精切界定肿瘤边界,根据肿瘤形态、大小、数量、侵犯范围实行适形精确布针,实现精准消融清除肿瘤,CT、MRI 引导可实现精确解剖性肝段、肝叶消融术。
就单发小肿瘤一般手术全过程仅需半个小时,较大肿瘤可适当增加消融治疗布针数量和消融治疗位点,即可完全精确消融肿瘤。精准微创消融手术越来越被更多的医生采纳,这种颠覆性的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模式使更多的肝癌患者获益。
据悉,本次会议还举办了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肝癌项目“一、十、百、千、万工程”启动仪式;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与北方健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金融家投资集团、方鼎新创国际认证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2-06-10 14:49:00 新闻动态 -
影像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
摘要
影像引导下热消融(image-guided thermal ablation,IGT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的治疗,每年治疗例数迅速增加。为了IGTA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临床实践的规范和发展,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2014年版和2017年版“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专家共识”基础上,讨论制定了“影像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主要内容包括:(1)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流行病学情况;(2)IGTA概念和常用技术特点;(3)IGTA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技术操作规程、适应证、禁忌证、疗效评价和相关并发症。
一、前言
(一)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流行病学2020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约为220万,因肺癌死亡180万例。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发病率虽居第2位,但病死率仍高居首位。在我国肺癌发病形势更加严峻,2020年中国新发肺癌82万例,因肺癌死亡高达71万例,分别占全球的37.0%和39.8%。原发性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分别占85%~90%和10%~15%。对于早期NSCLC外科切除是治愈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1/4~1/3的患者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早期NSCLC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SBRT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影像引导下热消融(image-guided thermal ablation,IGTA)治疗等。IGTA已经应用于早期NSCLC的治疗,而且每年治疗NSCLC患者的例数迅速增加。肺部转移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肺部是肿瘤转移的第2位常见器官,几乎1/3癌症死亡患者都存在肺部转移,肺转移肿瘤中上皮来源的肿瘤、肉瘤、生殖系统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和其他肿瘤分别占到43%、42%、7%、6%及2%,目前已证实IGTA是治疗肺部转移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制定指南背景2014年、2017年在国内先后发布了两版“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专家共识”(下简称“共识”),该“共识”已成为行业内的主要参考标准。“共识”的英文版(expert consensus workshop report:guidelines for thermal ablation of primary and metastatic lung tumors)先后于2015年、2018年在Thoracic Cancer和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上发表,在国际上被誉为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两大共识之一。共识的发表为我国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国际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热消融在我国属于限制性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国卫办医发〔2017〕7号”),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热消融治疗肺部肿瘤技术,融合国内外先进的“精准医学”概念和适应肿瘤消融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微创技术的进步,更好加强国内外各医院肺癌微创诊疗专业之间的交流,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学组,组织国内本领域知名专家,在2014年版和2017年版共识基础上,讨论制定了“影像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为IGTA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肺部肿瘤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022-06-10 14:43:00 新闻动态 -
穿刺活检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吗?
小志29岁,单位体检时发现肺部有4cm×3cm的节灶,要不要切除家人举棋不定,医生建议做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再确定治疗方案,但小志的妈妈担心像别人说的那样,穿刺会破坏原本完整的病灶,还有穿刺针可能带出一些病灶里的细胞,这些病变的细胞有可能因此扩散,导致病灶扩散。穿刺活检真的会导致癌变细胞扩散吗?记者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魏清柱。
魏清柱表示,穿刺活检是很多疾病规范治疗的前提,在临床上有些病人由于对活检的意义和目的不甚了解,甚至有些患者道听途说,害怕穿刺活检时会引起癌肿的种植和扩散而心存疑虑,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活检,因此延误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确实不少。
穿刺活检是怎么回事?
活检的全称为活体组织检查,是通过手术方法在病变部位钳取、切取部分或全部肿瘤组织或利用穿刺在病变部位吸取等方法,穿刺活检一般是指穿刺针在超声或者CT引导下到达病变部位并取出一小块病变组织,制成病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后用显微镜检查的一种方法。病理诊断是最准确的诊断,是公认的金标准,其诊断价值远远高于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具有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的确诊价值。因此,对于不能判断性质的病灶,必须通过穿刺活检确诊,明确病灶性质后,医生才能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有针对性地治疗。目前临床上,穿刺活检最常用在鉴别肿瘤的性质上,这是制定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前提。
会引发病变细胞扩散吗?
临床上,病人一听要做穿刺活检,很多都心存疑虑,问医生,穿刺活检会不会破坏本来完整的病灶,导致病灶破裂病变细胞扩散加速,或者穿刺针在穿刺病灶后取回的过程中将针表面的病变细胞残留在健康组织里,引发病变细胞的多处种植。
魏清柱表示,从理论上讲,对病灶(特别是肿瘤类)的任何刺激,包括针刺、切除、取活组织或其他检查,以及麻醉药物注射,甚至用力揉搓和挤压等,都可能造成癌细胞的脱落和扩散、转移。穿刺时的细针进入病灶后再拔出,可能会使针道中沾染少量病变细胞,有人对细针的外壁作涂片观察,在一小部分病例中,确实找到了病变细胞,因此病变细胞沿着细针通道扩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可能性引发病变细胞种植和扩散的几率很小,并且目前医生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对于不具传染性的病灶细胞或者良性肿瘤,穿刺活检是肯定不会发生播散和转移的,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病菌细胞或者恶性肿瘤,医生会有针对性地处理。活检结果为传染性病菌,医生会马上用药控制病菌的发展,病菌可很快被杀死,没有转移的可能。
患者最担心的是可能发生转移和扩散的恶性肿瘤,如果检查结果为恶性,医生会马上为患者切除穿刺针通道周边的组织,避免癌细胞种植的发生,另外,医生会很快给患者用上化疗或者靶向药,有针对性地杀死原发肿瘤,这个过程中,随穿刺针道脱落的癌细胞是经受不住药物的强大攻势的,很快就会被杀死。
2022-06-10 14:43:00 新闻动态 -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怎么一回事?
1.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低能量的γ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辐射损伤和破坏,而又不会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永久性植人治疗粒子的放射性核素为碘-125、金-198和钯-103,其中碘-125应用最广。
2.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适应证
目前国内粒子植入治疗应用较多的恶性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肿瘤以及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软组织肿瘤等,其适应证主要有:
1. 经病理诊断的恶性实体肿瘤。
2. 直径7cm以下的实体病灶。
3. 局部进展期肿瘤,用粒子植入需结合外照射等综合治疗措施。
4. 局部进展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晚期肿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
5. 术中肉眼或镜下残留肿瘤病灶。
3.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防护要点
(1)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
操作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主要操作人员应穿铅防护衣,戴铅手套、铅玻璃眼镜、铅围脖等。防护衣厚度不应小于0.25mm铅当量。对性腺敏感器官,可考虑穿含0.5mm铅当量防护的三角裤或三角巾。
操作人员应站在屏风后分装粒子,屏风上方应有1mmPb的铅玻璃。分装过程中使用长柄镊子(30cm),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或刺破粒子,禁止直接用手拿取粒子。拿取粒子应使用长柄器具(如镊子),尽可能增加粒子与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粒子手术治疗前,应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计划,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在整个工作期间,应快速完成必要的操作程序,所有无关人员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区域进行检测,以排除粒子在手术植入过程中遗漏的可能。
(2)患者的放射防护
植入粒子术后的患者,应当在植入部位对应的体表进行适当的辐射屏蔽。术后患者病房,除医护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医护人员查房,家属成员如需长时间陪护应与患者保持 1m以上的距离。
接受植入粒子治疗的前列腺患者和胃肠道患者应使用专用便器或专用浴室和厕所。肺部或气管植入粒子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带口罩,以避免粒子咳出丢失在周围环境中,如发现粒子咳出,应报告主管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前列腺植入粒子的患者应戴避孕套,以保证放射性粒子植入体内后不丢失到周围环境。为防止随尿液排出,在植入后两周内,应使用容器接尿液。如果发现植入的粒子流失到患者的膀胱或尿道,应用膀胱内镜收回粒子并放入铅罐中贮存。
植入粒子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在医院其他科室检查或治疗时,为了保证公众的辐射安全,负责治疗科室应告知患者穿戴防护用品。
当患者或家庭成员发现患者体外的粒子时,不应用手拿,应当用勺子或镊子夹取粒子,放在预先准备好的铅容器内(主管医师事先给予指导),并将该容器返还给主管医师。
患者应注意定期随访。
2022-06-10 14:38:00 新闻动态